找到相关内容37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原始佛教基要概念汇编

     此外有关涉及实践训练的概念和作法实践的名词介绍:如什么是如法行者和如信行者?什么是觉悟次第?什么是清净次第?什么是无间定?什么是次第的觉悟之果?什么是无相解脱、无愿解脱、空解脱?什么是信解脱者、...(如实知见\客观的观察)。   二、正思──正确的思维。   三、正语──正直的言语。   四、正业──端正的行为。   五、正命──正当的生活。   六、正精进──适当的努力。   、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947491.html
  • 阿含道性 (上)

    或者是在偏向邪道。能有这样,再进一步才能使行道清净,这里说的是道清净,真正是道清净才会进入涅槃。   那么,这里所说的清净,实际上是说到戒定慧解脱的次第。非要进入涅槃前,不能越次。一定要顺著...认识,可是真正用在修行,用在生活,那就要整体来活动了。   二、次第性   再来谈第二项[次第性]。有一部有名的经叫“车经”,以前车子不好,都是木造的,也有铁的部分,可是...

    杨郁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2953172.html
  • 博学、严谨、慈悲、自在的菩萨典范

      博学、严谨、慈悲、自在的菩萨典范   —— 侧写帕奥禅师   释昭慧   缅甸帕奥禅师(Pa Auk Sayadaw),现年七十五高龄。所授禅法,依据《清净道论》中三学、清净及十六观智之次第,强调禅修者应以“戒清净”为定、慧二增上学之基础。教导禅者依“安那般那念”(出入息观)或“四界分别观”入门,遍修奢摩他及各种入禅业处,得具四禅八定之后,再以“色、名”业处,“缘起”,“相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2990892.html
  • 内观禅修的探讨

    观察、加行究竟、加行究竟果)等论题。而南传则重视清净、十六阶智等论题,这些在原论典中有详细的分析,今不引述。 3. 在实修的指导方面,今日能依北传论典来指导的老师不易寻得,能依南传论典来指导的...流注适悦相应」。 7.又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有染污,极安稳住,熟道适悦相应而转,故名「无罪适悦相应」。[2] 以上点指出,于九种心住达到心一境性,就是奢摩他品,此处的心一境性必须正念于所缘达到具有流注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72043746.html
  • 人菩萨行的理论与实践

    南传《中部?传车经》及北传《中阿含?车经》中,也可共同看到,该二部经在“清净”──戒净,心净,见净,疑盖净,道非道知见净,道迹知见净,道迹断智净等七个修道次第,它们是依戒而定,依定而慧,依慧得解脱,...慧,到入见道,证圣位,这一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,所以名般若道。彻悟法性无相后,进入修道,一直到佛果,这一阶段主要为菩萨的方便度生,所以名方便道。依智论说:发心到地是般若道──余宗作八地,八地以上是方...

    吕胜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3144461.html
  • 止与观:大师们怎么说?

    绵密不间断的刹那定,“住心不动就像是入定一样”,完全克服五盖,这就是内观必需培养的定力。当五盖被克服,清净心取代了它,用这清净的心,行者能够修习而获得全部的内观智,提升到阿罗汉辈,如同《中部》《车经...Samstha的首席教诫师及教师,这是一个禅修教师的组织,   由吉纳凡沙法师所创办,这个组织在锡兰有超过50个分支中心。尼纳拉玛法师不仅教内观,也教奢摩他禅定,在他的书《清净与内观智》由锡兰佛教出版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5346077.html
  • 缅甸帕奥禅林参学记

    肯定,颁布大业处阿阇黎(大禅师)的荣誉。所授禅法,依据《清净道论》中三学、清净及十六观智之次第,强调禅修者应以“戒清净”为定、慧二增上学之基础。  以上这段禅师的简介,目的是在说明禅师的修学严谨,并...情况。帕奥禅林特别规划一处别住区,每天早上在别住区的布萨堂向四位(有时多至位)的清净比丘告白:“我暂停履行别住(或摩那埵)、我暂停履行义务”及晚上的白文:“我履行别住(或摩那埵)、我履行义务”等告知...

    法味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046927.html
  • 四谛现观之略探──以《大毗婆沙论》及《清净道论》为主

    是依契经的“清净”44来建立其修道次第。此论认为法住智在度疑清净时已建立,于道非道智见清净时,苦、集、道三谛即已被确定,不过这还是属世间智的范畴。如《清净道论》之〈说道非道品〉(简体版)p.597说...见道位的第一心到第十五心,虽已次第现观苦、集、灭三谛,但还未圆满现观道谛,必须等到了第十六心之类智位后才圆满现观道谛而证圣果,进入修道位,故说四谛是以十六心次第渐入的。  《清净道论》依清净,以十六...

    释有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947575.html
  • “涅槃为所缘”初探──以《大毗婆沙论》及《大智度论》为主

    。  另外,分别说部的支部──赤铜鍱部也同样说到当行者修至清净中“智见清净”的阶段时,也就是圣道现前,是无相、不起、离、灭,以“涅槃所缘”而契入的,如《清净道论》说:62  (1)“无相解脱”,是以...有所缘,能取境故。余十色界及法界摄不相应法,名无所缘。13  六识与意界──心界(sapta cittadhAtavaH)──和法界所摄的诸心所法,由于具有执持境界(viSaya-grahaNAt)...

    释祖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947576.html
  • 瑜伽行派概说(2)

    阿赖耶识,转为果位第八净识,名转依。依者,谓阿赖耶识为一切有漏法之所依;第八净识,为一切无漏法之所依。从有漏杂染之所依,转为无漏清净法之所依,故名转依。由第八识转故,前识亦转为净识。故转依,亦包括前...故,前识亦转为清净识。《成唯识论》中有说阿赖耶识名于八地时舍,但本文中,因该识于八地后仍有微细二障种子,故仍用阿赖耶识名。   在《摄大乘论》、《成唯识论》等中,将转依分为六种,而前所述转依为其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147870.html